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5万件,但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只有30%左右。与此同时,一则“成果转化率为零”的新闻引发热议,有媒体指出,让创新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就不能任凭高校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写在论文纸上,而要通过技术转化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鸿沟”,避免科研项目沦为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7月1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在广东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办。本次活动以激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痛点为切入点,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高校、43家激光产业企业等产学研界代表1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共同探讨激光产业如何走出产、学、研分离的“死亡谷”。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肠梗阻”
科技成果转化被称为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一直以来,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都是困扰各个领域的难题,要历经成果估值、资源对接、投融资等诸多庞杂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志义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通常更偏重基础研究,尤其关注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往往不太在意成果的市场价值。相反,企业对市场需求敏感性高,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亮点和难点感触也最深,需要相关科技成果的支持,但常常很难准确地找到可提供答案的高校院所。
一面是有着高新技术却缺乏市场经验的科研单位,一面是对市场了解却难以做前瞻性基础研究的企业,如果两方不能高效合作,就会导致制造业产业升级受阻。
在此次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上,记者观察到以激光产业为例,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是激光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存在定级激光器国产化率不足、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激光产业亟需引领企业科技工作者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
另一组数据也在印证科技成果转化之“难”。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产业化率仅为3.9%,相对而言,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
由此可见,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不少堵点,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迫在眉睫。
不让成果躺在“书架”上睡大觉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是必由之路。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技术指导和需求牵引作用,业内领军企业发挥产业引领支撑作用,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
在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先进制造专场活动举办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早已开始这样的尝试。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一座铁索桥。”这句写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文化墙上的标识,也正是对这一模式的形象概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成为东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创新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经典案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全景设计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技术研究和产业转化齐头并进,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进一步践行科研的全链条模式,依托于阿秒科学中心,促进激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表示。
汪卫华所提到的阿秒科学中心在今年4月正式揭牌,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定位为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平台,“这将打开一扇大门,深入一个层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汪卫华告诉记者,希望各界能充分利用这一科学装置,把效能发挥到极致。
作为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的成果之一,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阿秒科学中心共同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晓华表示,“通过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方式和国内优秀的科学家、大院所合作,将有效提高科技自强自立的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四链融合’,实现高水平产业升级。”
更多内容:
让科技成果走出“死亡之谷”——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侧记
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侧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