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是夏季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在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直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一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会经历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特点是高温、高湿和低风速。南方由于东南风的影响,湿度尤为显著。在中伏期间,心脑血管疾病、中暑等病症的发病率会上升,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人体在中伏期间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出汗增多,对能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饮食和水分的补充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高温和高湿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中暑、面瘫、肠炎等进入高发期,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在中伏期间,以下疾病的高发期需要特别警惕:
??1.心血管疾病:
??高发期: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
??风险增加:既往统计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应对方法:保持良好的作息、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体育锻炼、不可长时间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平时要监测血压。
??2.中暑:
??严重性: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热射病”,其死亡率高达60%。
??症状:轻者口渴、头痛、疲乏、虚弱、多汗、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重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高热、意识模糊,甚至昏厥、休克。
??应对方法: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及时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选择凉快通风处休息。
??3.面瘫:
??起因: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空调或风扇直吹导致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引起面部神经炎。
??症状: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应对方法:在空调房内要适当穿衣,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面部。睡觉时不使用竹类凉席,可选用亚麻、真丝等凉爽的织物类作为床品。
??4.肠炎:
??原因:中伏期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繁殖。
??症状: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发热等。
??应对方法:饮食有节有洁,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胃肠受凉。勤洗手,服用增殖肠道有益菌群的制剂,并及时补充淡盐水,家中常备止泻药物。
??5.空调病:
??起因: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导致体内冷热交替,容易感冒。
??症状: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痛,全身发冷,食欲下降。
??应对方法:确保空调温度保持在26℃左右,不要长时间待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适当泡热水脚帮助身体排汗和排泄废物。
??以上疾病在中伏期间高发,需要特别警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李晓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主治医师
??策划:涂子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