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包括航空维修在内的众多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太古旗下港机集团企业发展董事陈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搭建了综合性的国际贸易与合作平台,促进了政策互通、市场互融、技术互补和人才互动,将对外资企业参与中国航空维修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正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更大的市场准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双循环发展格局、数字经济红利等,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这是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搏、深度参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陈正说,通过积极融入中国经济体系,外资企业可以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开拓新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据陈正介绍,以港机集团重要发展基地厦门为例,自1993年在厦门创立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来,港机集团与多家飞机设备厂商在厦门及周边地区建立了一系列飞机零部件维修企业。例如,2008年成立港机起落架服务和港机发动机服务、2009年在附近的晋江成立港机复合材料服务,以及在2013年把港机部件服务由香港拓展至厦门,带动厦门建设了“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目前,厦门太古正在推进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的厦门太古翔安国际机场维修基地的建设。”陈正表示,新基地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建成两座“背靠背”的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跨度最大的民航飞机维修机库,能同时容纳12架包括空客A380在内的大型宽体飞机,以及穿插6架宽/窄体飞机进行深度的维修、喷漆工作,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和运作效率。
“作为港机集团成立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这一项目彰显了港机集团持续投资的信心,以及通过不断拓展业务为航空维修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决心。”陈正说。
陈正说:“我们在大力推进利用新科技来帮助工作,比如说用无人机来帮助检查飞机外观,可以加快维修过程,提升准确性和安全性。在机库中的运输工作,我们也希望通过科技提供帮助。国内很多科技公司能力非常强,我们希望通过与他们合作,把技术应用到我们的运作环节中。”
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航空维修行业发展,陈正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航空维修是专业要求很高的行业,不仅是硬件上的投资,也需要人才的长期培育。港机集团旗下厦门太古培训中心,除了为集团内部人员提供培训,也满足其他航空公司和机场等方面的培训需求。
近年来,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相对完整且专业,其独特优势和战略定位已经在航空维修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依托地缘优势、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已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陈正说,港机集团将继续深耕厦门,努力构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航空维修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