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0月25日报道: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么史志工作就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近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当代上海研究论丛》出版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通志展示馆召开。
作为研究上海史志,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当代上海研究论丛》从2005年初创,历经近20载,已成为上海史志界具有一定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当代上海研究所联合主办,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活动指导单位。
《当代上海研究论丛》由当代上海研究所和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第一辑于2005年出版发行,本次为第六辑。本辑收录了上海各界专家学者文章28篇,全面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来上海贡献、上海经验、上海智慧和上海引领,是一部国庆专辑。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姜复生介绍说,当代上海研究所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编写当代上海历史文献资料书籍,组织研究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的职能。
“要维护好、发展好《当代上海研究论丛》文化品牌,请更多优秀的专家学者投稿,力争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品涌现”姜复生说,此次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打造了合作的样本。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编书、论坛、讲坛、课题等多种形式,借助各种平台资源优势,扩大朋友圈,增强史志界的凝聚力和扩大史志文化的影响力。
当代上海研究所副所长陈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钱运春对本辑《当代上海研究论丛》的编著出版情况作了介绍。
座谈会上,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顾问、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围绕“浦东开发的精神境界”谈了自己的思考认识,指出:浦东的开发开放仍在进行中,从已走过的30多年发展道路和已取得的成就来看,可以说,这是中国城市建设史、改造史上的壮丽史诗,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辉煌篇章。
上海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理事范林元把评弹作为观察江南社会的一个窗口,认为其在弘扬和普及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叶舟、茅伯科、褚半农、汪时维、潘建龙、徐惠梁、毕志刚等人分别就村志编纂、上海工业、上海要素市场、急救培训中心、上海电影的发展成就等内容作交流发言。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王依群透露,当下史志学会正在努力做好上海退役军人志编纂的前期准备及研究,同时开展上海地方名人家训家教的保护传承工作。本辑论丛选题准、覆盖广、文风实、效率高,是上海市史志学会与上海当代研究所一次成功合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