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球汽车出货约为2140万台,同比增长5.4%,继2022年底芯片供应恢复后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预计2024全年销量有望超过9100万台,全球车市即将正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Q1中国大陆地区自主品牌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60%,而此前一度合计占据45%以上市场份额的德系、日系品牌已下滑至30%,形势危急,而韩系、法系等品牌已接近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在后芯片危机时代,汽车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革新下,终端消费者的换车需求得到了一定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汽车推陈出新频率已经逐渐向消费电子产品靠拢,不断创新的配置体验持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在国内车企内卷的同时,极具产品力的中国车企出海速度也明显提升,进一步拉动了全球车市的换车浪潮。然而,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汽车市场增速。产品端的积极火热与消费端的经济萎靡,将是未来五年汽车市场变化受到提振和掣肘的主要因素。
国内车市:互联网营销渗透,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入局加速市场迭代洗牌
回首2023年,“价格战”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有史以来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台大关,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度超过30%。进入2024年一季度,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Q1年中国大陆地区汽车销量约为672万台,同比增长约10.6%,而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1.1%,其中部分一线城市已经达到50%以上,二三线城市渗透率相比2023年也有明显增长。
进入2024Q2后,随着小米汽车的上市交付以及北京车展的举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关注度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在流量为主题的当下,互联网模式成为众多车企效仿的营销策略,受到小米汽车铺天盖地的宣传影响,长城、蔚来、哪吒汽车等国内车企的领导人纷纷亲自下场造势,颇有手机圈的营销风范。以结果为导向,互联网营销模式却实实在在能够为车企的终端销量添砖加瓦,从理想汽车与华为鸿蒙智行的市场表现来看正是如此,而更加看重产品技术及务实的车企如长城、小鹏、高合汽车等则在过去一年的终端销量上不断面临着极大的挫折及挑战。随着手机厂商转型智能汽车带来的互联网营销模式,预计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加快洗牌进程,但在其汽车品牌得到更多关注度的同时,更多的产品问题点也将随之开始暴露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因此如何做到产品质量以及品牌营销的权衡将会是车企获得长期成功的关键要素。
竞争格局:三电+智能化持续发力,自主品牌份额持续高涨,出口成另一增长点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Q1中国大陆地区自主品牌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60%,而此前一度合计占据45%以上市场份额的德系、日系品牌已下滑至30%,形势危急,而韩系、法系等品牌已接近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在电动化及智能化的浪潮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车企顺应大势不断对三电系统及智能辅助驾驶等加大研发投入,这正是对合资车企形成弯道超车的关键,中国车企也正式从传统汽车的核心三大件相对国外车企的弱势转变成三电+智能化的核心优势所在。从近一年的市场动态来看,不乏海外车企开始向中国车企放低姿态,例如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开始采用其智能驾驶技术,Stellandis入股零跑采用其整套电气化平台架构推出全球车型,丰田宣布采用比亚迪核心三电系统未来赋能旗下所有纯电车型,至此反映出中国与海外车企的市场地位正在迅速反转,合资品牌为保份额只能无奈采用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来维持其在新赛道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中国车企对国内市场份额的侵蚀状况也逐渐蔓延到海外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台,同比增长58%,而从2024Q1来看汽车出口增长率尽管在受海外政策的限制下略有下滑,但同比增速仍然达到30%以上,可见中国汽车产业正逐渐凭借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机会走向世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外市场地位均会持续增长。
增长要素:产品、质量、市场“三重”缺一不可,车企淘汰赛对综合竞争力提出更为严苛要求
进入2024年后,随着汽车产业的竞争愈发进入白热化阶段,不断有车企开始陆续掉队。首先,从产品端来看,随着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在市场上的持续放量,消费者也愈发开始对汽车配置和性能开始有着更高的追求,产品配置上的卖点不足难以打动当前消费者。其次,从汽车质量安全方面来看,在自媒体及信息传播极为成熟的当下,任何一款车型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短板将会被进一步放大,消费者难以去选择一款可能对后续自身安全造成风险的车型。再次,即便产品力、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最终无法广泛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也难以打造成为爆品,因此,车企对于品牌的营销宣传力度、售前售后的服务口碑等也十分重要。
群智咨询建议,在当前时节下车企需要同时做好产品、质量、市场三个方面,才能有望获得汽车产业马拉松决赛的入场券。随着华为鸿蒙智行及小米汽车等手机厂商的加入,不论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需要面临的不仅是对价格成本和产品质量间的权衡,而由传统营销向互联网营销思维的转变也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