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 正文

便利蜂变道“筑巢”或借加盟出让成本压力

来源:中国网 责编:安远 时间:2023-09-20 09:50 阅读量:10509   
导读一向主打直营的便利蜂悄然开放加盟。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便利蜂已正式开放加盟,分为委托型、带店型两种模式,分别要求申请者自有资金不少于21万元或65万元左右。如果以日销售额达2万元的门店为例,加盟商想要收回前期投入的21万元,或需要近9个...

一向主打直营的便利蜂悄然开放加盟。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便利蜂已正式开放加盟,分为委托型、带店型两种模式,分别要求申请者自有资金不少于21万元或65万元左右。如果以日销售额达2万元的门店为例,加盟商想要收回前期投入的21万元,或需要近9个月。目前,已有直营门店转为加盟店。据便利蜂工作人员透露,未来加盟店所占比例或将超过70%。随着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出于扩张需要,开放加盟似乎已成为便利蜂的必然之举。不过,对于加盟商而言,选择加盟后能否尽快回本仍有待商榷。

已有直营店转加盟

便利蜂经历2022年的“冬眠”后迎来了新动作。9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便利蜂App、小程序看到其发布的“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内容显示,便利蜂正在招募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分为委托型、带店型两种模式。据了解,这是便利蜂自2016年成立以来,首次宣布开放加盟。

公告显示,委托型合作由便利蜂提供店铺、装修及设备,要求申请者自有资金不少于21万元,其中包含品牌使用费5万元、保证金15万元及培训费1万元,签约后申请者需全职进入店铺工作;带店型伙伴则自行负责店铺、装修,便利蜂只提供设备,要求自有资金为65万元左右,该模式目前尚未开启。

“开放加盟的消息属实,这个门店是于9月1日正式转为加盟店的”。北京商报记者探访位于海淀区的一家便利蜂门店时,该门店店员透露了上述直营店转加盟店的信息。在该门店内,工作日上午店内货架上商品相对充足。10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共配备了4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热食区、饮品区,以及理货、打包线上订单等工作。

选择加盟便利蜂的合作商中,一部分是便利蜂门店的员工。刘宇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原先就是(便利蜂)店员,现在加盟进来,有的员工也是原来的店员”。据他透露,除去品牌使用费及培训费,日常经营中的店租、供货成本由便利蜂负责,他本人需要承担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水电费等。

单店营收能有多少空间

谈到加盟,能否实现盈利、快速回本是绕不开的话题。便利蜂加盟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此前选择了部分门店进行测试,根据数据大模型数据,店长转为加盟商后,门店经营质量、营收等不降反增,且门店形象也得到了一定保障。“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所以我们逐渐大面积开放加盟。”他还透露,未来,便利蜂各地门店中,加盟店所占比例将达到70%-80%。

若选择委托型合作模式,按照上述加盟业务负责人的介绍,以日销售额为2万元的门店为例,月收入可达60万元,综合剔除毛利率、总部分成等比例,加盟商每月约剩余9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加盟商要承担约4名员工的人力成本,以及门店的水电费、盘亏等开销,最后每月的单店营收大致在2万-3万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看似“稳赚”的生意实际存在着不确定性。一方面,虽加盟保证金在合约到期后可退还,但刘宇提到,若出现设备丢失等问题则可能从保证金中扣除。按照前期21万元的总投入来算,每月营收取中间值2.5万元,加盟商需要经营近9个月才可收回前期投入资金。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便利店样本企业平均单店单日销售约5117元,2019年该数据则为5297元。虽然北京地区便利店消费频次、客单价相比全国水平预计要高,但便利蜂加盟业务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单店日销售额为2万元”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行业数据相差较大。

借加盟出让成本压力

坚持直营一度是便利蜂的“招牌”,如今开放加盟寻求合作伙伴、吸纳资金或许与品牌此前的发展表现不无干系。2022年,关店、歇业、缩短营业时长等因素让便利蜂的高速发展按下了暂停键。据红星新闻报道,2022年3月,便利蜂根据疫情情况启动冬眠计划,调整部分服务力偏弱、消费者需求度低的门店。

除关闭亏损门店,此前,北京商报记者在日常走访中也曾看到,部分便利蜂门店出现了营业时间不稳定、货架商品空缺等现象。在社交平台,也有消费者反映称,周边便利蜂由于人手不足,常常无法保证营业时长,营业时店内只有一名店员,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看来,开放加盟是便利店业态的必然,杨青松表示,“通过开放加盟,可以减少总部投资压力,更重要的是发挥加盟者的责任心、能动性,实现最小经营单元的高效管理。”

将门店交由加盟商经营后,既可以保证门店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将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出让。“如果是24小时营业的门店,员工需要倒班,每班次3人的话,一天起码需要6-9人,其中的人力成本不容忽视。”潘好龙说道。

对于便利店业态的长远发展,杨青松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更需要考虑面对面服务所带来的温度;同时,便利店的核心优势在于鲜食商品开发,是确保客流、毛利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出色的鲜食开发体系,那便利店只是一个高度精减版的、高度数字化小小型超市,市场竞争力难免打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